混改能否拯救国企日化品牌2016/11/24 15:51:11 来源:中国企业报(北京) 阅读数:
云南白药11月16日晚间披露了公司控股股东白药控股的混改进展。公告称,自11月10日至今,相关各方积极推动白药控股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工作的开展。根据与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沟通咨询的情况,对方案实施的具体路径进行了优化和完善,目前新的实施路径已得到交易各方认可。 自我国日化产业最大的国有企业云南白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股票上涨。给人感觉,曾经几乎全军覆没的中国日化行业的国企品牌,似乎有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之势头。 今年7月,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云南省国资委正在筹划与公司控股股东白药控股相关的重大事项,推进白药控股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 众所周知,云南白药健康日化板块是重要板块。实施混改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给企业带来新的股权激励或其他改革措施,为国有日化企业的重新崛起带来些许希望。 回首过去,中国国企在日化战线上曾经红火一时。上世纪80年代中期, “白猫”、“熊猫”、“海鸥”、“桂林”、中华牙膏等产品都曾畅销一时。上世纪90年代,随着外资品牌大举入侵,本土国企品牌悉数被“冷藏”,幸存者甚少。 较之过去的辉煌,国企日化品牌的发展日渐式微。多个地方国资委希望能够将民企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和创新的管理体制引入国企内,而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成了“挽救”江河日下的国有企业的一剂良方。但混改就一定能拯救国企日化品牌的覆灭吗?答案是不一定。 从供给结构的角度来看,国企日化品牌的日渐衰微是由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譬如管理体制落后、市场意识缺乏、创新开发不足、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等等。显然,供给主体是决定因素。 广州立白的新生就很能说明问题。近些年来,为了能与外企抗争,立白吸取了国企衰落的前车之鉴,以市场为导向来更新策略,在细化用户市场需求的同时,加大科研创新投入,建立了一套完善有序的差异化产品品牌体系。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后,立白逐渐获取了较大的市场份额,甚至遏制了国际日化巨头宝洁在中国市场的垄断与扩张。更有意思的是,立白是在原来国企留下的地盘发展起来的,他们像外资一样,在中国国企的洗衣粉上贴上自己的牌子,从籍籍无名的日化小厂发展成为行业规模第一的民族品牌。 国有日化企业要想重获他日之辉煌,需要借鉴外企、民企的经验,从供给端自身的改革做文章,提供消费者急需的供给品,才是正道。因为供给侧改革最终成果凝结在产品上,而不是某一种体制形式上。 混合所有制改革怎样才能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满足四个基本条件:第一,一定要能够保证同股同权;第二,一定要有现代的、科学的公司治理和管理;第三,一定要有严格的内外监督;第四,要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可交易性。而上述四点,目前的国企管理体制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只有推力而没有约束,造成现在混改做“表面文章”的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近日召开的投资者说明会上,针对混改完成后将对上市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产生怎样的影响,云南白药作出回应称,增量资金的引入为云南白药的内涵式增长及外延式扩张提供强大支撑,从而帮助白药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个说法就令人怀疑其成功的可能。在目前的体制下,国企根本不缺乏资金。民资进入国企,只是让国企多了一部分资金,并不会自动地在公司治理上,在供给侧结构的改革上,在市场供给上实现突破。 因此,企业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取决于供给端的强弱。不管是国企、外企、民企,谁能以老百姓真正的需求作为供给基点,创造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供给,谁就掌控中国日化市场天下的沉浮。日化行业是处于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各方都是平等的供给方,要抛弃所有制的束缚,谁能为老百姓提供合适的消费品,就鼓励谁,包括外企也一样,这是自由竞争的时代。当然,云南白药作为日化产业的国企领头羊和主力军,具有较强品牌优势和一定的规模优势,这都是供给侧改革的要素。我们期望云南白药混改能拯救国企日化品牌,能够重整旗鼓。但是,这毕竟不是容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