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莱雅都在追这个600亿新风口 还不快跟上!2018/5/11 14:44:35 来源:韩夏丽 阅读数:
智者乘风起。 近几年,药妆市场可谓十分热闹。 国际美妆巨头纷纷加码药妆领域。LVMH旗下基金以7.5亿台币大手笔入股台湾本土品牌DR.WU,而欧莱雅集团更以13亿美元现金直接买下CeraVe、AcneFree和Ambi三大药妆品牌,并在中国市场开出集专业的Visia皮肤检测仪和4大药妆品牌于一体的药妆集合店Derma Center。 本土最大化妆品零售连锁娇兰佳人也动作频出。继2017年初集团董事长蔡汝青提出“两妆一品”(彩妆+药妆+时尚生活用品)发展战略后,娇兰佳人不仅引进多个药妆品牌打造专业皮肤护理区,还推出了自有药妆品牌COSCURE珂思蔻,并宣布后续将成立药妆集合店。 一直不温不火的药妆品类似乎准备迎来大爆发。这阵风,到底能不能吹起来呢? 药妆品类星火燎原 3年或达600亿 严格意义上讲,“药妆”这个词,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皮肤病资深学者Albert Kligman在1984年提出的。而中国消费者开始接触到这一概念,恐怕还得从欧莱雅集团旗下药妆品牌薇姿说起。 1998年,薇姿成为第一家进驻中国药房的医学护肤品牌,也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药房专售化妆品”的新概念,成为中国消费者的药妆启蒙品牌。尽管如今薇姿品牌已经“出走药房”,实现百货、KA、电商等多渠道布局,但其“药性”还一直留在大众的认知里。 自薇姿开始,药妆的概念开始在中国慢慢普及,但一直未掀起什么大风浪。直到近几年,我们似乎切身感觉到,药妆大有“火”起来的态势。 帮这把“火”烧起来的因素有很多,最为根本的,还是消费需求的驱动。随着国内消费者美丽意识的觉醒,她们开始重视如何以更加健康的方式满足自己对美的追求。与此同时,信息扁平化让消费者获取美妆信息的渠道变多,出国游、互联网,甚至代购等帮助她们进行了自我教育,使她们对于药妆这个品类的认知更加深入。 所以,在以空气污染为首的环境问题以及繁重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下,当简单的肌肤护理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时,同时具备安全与功效的药妆,就成了这类人的首选。 这一需求趋势为中国药妆市场带来的增长是可观的。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年发布的《药妆行业品牌竞争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中国药妆市场规模在2015年达到了350亿元左右,相比2009年增长了近4倍。报告预测,2021年我国药妆市场将达到600亿元。 此外,虽然增速极快,中国药妆市场渗透率仍然远不及欧美市场。相关数据显示,在欧美国家,药妆化妆品的市场份额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60%以上,且每年还在增长。而在中国,尽管化妆品销售总额数目庞大,但药妆化妆品市场份额依然很小。 药妆市场份额占比较小的另一层潜在含义,是市场还存在很大的增长空间。2017年欧莱雅中国副总裁兼活性健康部总经理陈旻曾表示:“中国药妆市场规模不大但增速非常快,如果与欧美国家这样的成熟市场相比,中国药妆市场还有8倍的增长空间,潜力巨大。” 陈旻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恰好印证了中国药妆市场无论从市场容量还是消费意识看,都具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巨大商机之下 专营店如何入局 除了消费需求和增长潜力的双重驱动,还有一点让人欣喜的是,一直以来“药妆”在我国法律体系里定义不慎清晰的局面最近也有所改善。 今年年初,上海市工商联向上海市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递交了《关于适当放宽化妆品相关政策限制支持中草药化妆品发展的提案》,提议适当放宽添加并使用“中草药”作为化妆品标识的管理限制。药妆似乎也快有一个“名分”了。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药妆领域好像迎来了一场狂欢。但是在这场狂欢中,传统CS门店却稍显“迟钝”。 按理说,无论是为了紧跟潮流吸引年轻消费者,还是为了塑造化妆品门店的专业形象,药妆品类都是当下一个极好的选择。但现实是,传统门店的药妆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对于这种现象,或许可以有多方面解读: 一是有限的药妆品牌,让传统门店在药妆领域难以施展拳脚; 二是大多数化妆品零售店在涉足药妆时,还是将其视作门店的补充品类,或采取名品的“爆品思路”去操作药妆品牌; 三是门店缺乏销售药妆应有的专业氛围和服务人员。 |